利宝娱乐 > 省内外动态

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

作者:生态修复科 发布时间:2020-09-17 11:36 信息来源:市林业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摘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目标要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所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生态城市系统的解析与重构,建造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模拟模型,并集成了一套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内容、过程与方法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亦可供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建设规划,模型方法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普遍恶化和区域生态支撑能力的持续衰退,建设生态城市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理念追求。国外诸多城市和都市区纷纷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如美国的伯克里、克里夫兰和波特兰都市区,丹麦的哥本哈根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等。国内目前已有海南、黑龙江、吉林、山东、浙江等东部8省的百余城市编制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而中西部众多城市也逐步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之中。
    虽然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均已取得了蓬勃发展,但迄今为止,全球尚未有一个公认的生态城市,甚至对于生态城市也没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概念。纵观国内城市编制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其所依据的思维观念、基本原理和采用的模型方法多有缺失和弊端,此中更不乏生态环境规划或社会经济规划的改装。因此,完善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探究规划编制的基本理论和适宜的模型方法体系,乃是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要求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是一个人为改变了自然结构、物质循环和部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她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核心,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且能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回归于生态本征的城市发展要求用“生命原理”规划和建设城市,而不再以“机械原理”装备和污染城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协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关系和能量转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且能以其良好形象和功能带动辖域内外的可持续发展,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1) 生态城市是一个中心城区与周围城镇和乡村紧密联系、与国内外都市相互竞争和补充的开放系统,既需以人口的适度聚集和持续宜居为基础,又要以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卫的高度发展及其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乡村和与其他城镇的协同发展为宗旨。因此,生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要考虑到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和辖域内外物流、资金、人流的聚散,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的凝聚与辐射。
    (2) 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辖域内外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空气、水体、土地、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供需保障,而且也与城市所处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的状态有关。她是一个以人的发展需要和能动作用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和管理体系为经络的复合机制系统。因此,应该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关系,协同各行业和不同区位间的发展,在改善和满足当代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能为未来人口留下较充裕的拓展空间和良好的生态本底。
    (3) 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即生态城市建设要有超前且合理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生产力和人口格局及其相伴的技术支持和资源配置结构,拥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构、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以及高效、和谐的服务、社会保障和调控体系,使城市经济、社会系统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协同有序地发展和良性循环。
    (4) 建设生态城市,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使城市辖域及周边具有多样而合理的生物群落结构、丰富的生物能量积蓄和持续增殖潜力,以及较强的环境调节能力和美好的生态景观;要加强人口数量的膨胀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合理人口的消费结构和就业结构,使人口的生活消费在保障基本物质消费适度满足后,转向对服务、文化教育和环境享受的有序追求,以及适时地转移人力资源于这些部门就业;须加强“三废”治理和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使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消费需求与消费剩余不能超越人工参与下的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和消纳能力,即不能因过度索取和污染而降低环境质量和使生态循环功能退化。
    (5) 建设生态城市,应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相依关系,即以发展带动社会稳定,以稳定促进城市有效发展。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高效的经济发展,才能缓解就业压力和消除贫困;只有坚持教育奠基、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和提高决策与管理水平,才能增强生态城市的发展活力和抵御社会、自然危机;只有合理收益分配,加强社会保障和法规体系建设,建树全民共同富裕和平安互助道德规范,推进公众参与、公平竞争的民主和现代文明进程,才能和谐人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保障生态城市稳定而有序地发展。
    2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原理
    城市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如图1所示。就是说,对于制定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恰是上述多元集合、多边规划的综合协同,这是城市辖域人与自然生态生命系统有序演化的基本需求,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可持续宜居的根本需要。




    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环境决定着系统的功能输出与状态演化,这是认识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解析城市的内外关联和机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所需遵循的基本原理。处理好结构内部和结构之间的联系则是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成功的关键。城市作为一个有机关联的多元复合系统,其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生产力和人口的空间格局,以及社会结构是链接各子系统、各元素关系的中枢。
    产业结构既是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关联映像,又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改变着生态环境的演化状态。城市的产业结构总是依据地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而变化,但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态既决定着城市经济和人口聚集的规模,又因相应的资源配置和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及可持续支撑的潜力,进而亦带动着技术、文化、教育和就业结构的协同调整。因此,改善城市和泛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依靠三次产业及其内部行业、产品结构和与之相伴的技术支持结构的有序调控,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就业和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借助产业、行业和产品的技术创新与清洁型生产工艺的改造,带动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费的结构性转移,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减少污染排放和减轻环境的负荷压力;并籍助经济发展的反哺和科技、管理体系的创新,以寻求和利用更多的可再生替代资源,积极治理“三废”污染,不断改善和提高环境的质量。
    “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意味着不仅人们的基本生存资料来自土地的富有和对自然力的转化,而且经济的扩张空间、人口的聚集规模、景观和利宝娱乐的潜力均需要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其可开发利用的强度来支撑。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在保障工业、交通和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城乡居住用地和基本农作耕地需求的同时,通过生态廊道建设、果园和城乡绿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林地面积的扩大和林分结构的优化,以增强自然抗灾屏障和生态系统的消纳、调节功能;通过自然保护区和人文景观区面积的适度扩大,在保障生物多样性、特有和濒危物种繁衍与历史文化名胜观览的同时,增强生态自养功能和陶冶人们的自然、文化情操。
    地理空间的自然、人文特性和社会经济的承载、调控能力,均需要因地制宜地合理产业和人口居住格局,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协同有序地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必须立足于区位特征和依靠城市辖区内不同等级城镇规模、商贸和居住功能的调整,工业转型和格局的合理分布,以及建城区和工业园区内土地配置结构的优化与园林、绿地及空间隔离林带的建设,旨在能持续主导其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且使各建城区、工商业组团和村镇居民点内经济发展、人居舒适、环境消纳和利宝娱乐得以协同。
    社会结构泛指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管理体系和人口、文化、消费、分配结构等。上述元素结构不同,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需求与影响也不尽相同,进行规划时必须给予高度关注,且须与上述几大结构保持协同。
    因此,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必须以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生产力和人口的空间格局,以及社会结构调整为中枢,协同辖域内外人与自然及人口、经济和环境的相依关系与互动机制,以满足中心城区和辖域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与之相伴的技术结构,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贫富问题的同时引致资源或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变,节约资源和解决环境问题;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促进三大产业、城乡基本建设顺利发展的同时加强植被建设,以保障土地资源综合效益的提高;有序调控生产力和人居的城乡、局地格局,在促进经济、人居规模效应的同时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减少面源污染,以有效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繁衍;科学地设计生态景观结构,使人文和自然景观合理配置,美化城乡环境和满足人们的旅游观赏需求;优化经营结构、管理结构、贫富差异结构、人口和人力资本培育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等社会、调控结构,促进经济高效、社会稳定地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一是摸清“家底”,即从城市辖域发展的生态环境可支撑角度稔知生态环境的受损程度、污染危害和根源,洞悉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压力,辨识辖域内外主要资源的保障能力、区域生态环境可调节的潜力,以及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社会需求与经济、技术支撑的能力;二是主要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调整角度,在保障经济高效发展、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前提下,如何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生态屏障和消纳能力的建设,以及有序地调控人口的龄级、素质、就业结构和定居规模,调节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分配,完善城市基础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物种;三是在不同时空域规划目标和方案确立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调节机制与政策、法规、管理措施和拟建工程项目等方面,探索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方略。
    为了完成上述规划任务,达到生态城市的目标要求,除遵循前述基本原理外,还需按照一定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有序探索。在近年来进行的几例生态市、县规划过程中,曾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以独特的技术路线设计将规划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融为一体(如图2),既能使复杂的对象系统有机关联,又使参研者清楚地知悉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及与他人工作的配合;既从规划研究上保障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各子系统规划方案实施的协同性,又能顺利而圆满地完成预定的任务和实现即达的目标。
    规划目标与方案因地域空间、产业、行业结构和时序演变而呈现出多维的合理组配,且需要适宜、协同和可操作的实施路径与对策措施,以及阶段评估和部门考核的指标、方法等。因此,选择科学、适宜的模型方法尤为重要。在规划过程中,不仅需要评价现状和确定单一目标的一般统计学方法和时序、因果预测类模型,更须采用能够反映多因素间相互依存和机制的关系结构及其动态演绎的模拟模型,以便能够协同市域系统内在结构和主要状态的关联优化,且能为不同内外条件支持和可行策略实施下的多个规划方案择优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近年来,利用美国著名生态环境学家T.H.Odum教授创立的系统生态学建模原理和模拟方法开展了几例生态市、县的建设规划,所构模型如下图3。实践表明,该模型以揭示多元复合开放系统的内在结构和状态的非线性关联机理为特征,依据变元之间的相依函数关系融多种模型方法于一体,对城市或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及不同发展模式和策略进行动态模拟、比较择优,这恰符合城市或区域系统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综合决策需要,也使前述的规划原理和研究范式得以科学的应用及完善。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加强地方政府、民众与外部专家的密切合作,既能保障规划的质量、提高地方官员和民众对当地发展的深层次认识及执行规划的自觉性,而且能为地方培养一批规划、决策和管理的人才,以便使其掌握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规划方法而有助于未来实施过程的调整和研究。另则,在规划过程中借助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和多层面、多轮次的咨询研讨,既充分吸取各级各部门官员和民众的宝贵建议,又能让其在参与中统一思想、增强责任和自觉奉献,有助于真正实现决策和实践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4 结束语
    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能够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紧密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障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